食鹽除了提供咸味外,其在人體內電解出來的鈉離子和氯離子,維系著肌肉和神經的正常運行,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的平衡。近年來,吃健康鹽、科學吃鹽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。
“這個低鈉鹽真能防控高血壓嗎?現在食鹽補碘是不是太多了,能不能吃一些無碘鹽???為什么你們這里擺了這么多品種的食鹽,而市面上僅有幾種鹽售賣?”不少市民都提出了自己的疑問。
面對這些問題,河南省鹽業協會專家張銀河表示,低鈉鹽是一種健康食鹽。以加碘食鹽為基礎,添加30%氯化鉀替代30%的氯化鈉,最終食鹽中氯化鈉占70%,氯化鉀占30%。
吃鹽過多導致高血壓,其實是食鹽中的鈉離子導致的。這是因為人的血管具有通透性,如果血管里鈉離子含量增高,它就會增加滲透壓,把血管外部的水分吸收進血液里,增加血管里的血容量。血液中血容量增多了,血液對血管的壓力自然增大。
所以,食用低鈉鹽,其實是減少人體內鈉離子的攝入,鈉離子少了,血壓自然就低了,同時由于食鹽中的咸味是由氯離子刺激味蕾造成的,所以低鈉鹽減鈉不減咸,在防控高血壓的同時還能保持咸味不減。
“我省多地都是碘缺乏地區,除少部分地區外,不存在補碘過多的情況,人體內的碘完全依賴外部的攝入,即使以前不缺碘,但如果3個月不食用含碘的食品,體內一樣會缺碘。所以應該長期攝入加碘食鹽。”張銀河說。
另據了解,目前河南省鹽業公司已經研制出很多品種的食鹽,但由于市場接受程度不同,目前市場上僅有少部分品種的食鹽在銷售,如果大家有不同的需求,可以到鹽業公司的直營店去了解詢問。
如何辨別真假鹽
對于去年鄭州市鹽業局在南三環查出的28噸假食用鹽的風波,不少鄭州市民還是心有余悸,因此在展臺前詢問如何辨別假鹽的市民也很多。
張銀河介紹,正規食用鹽出廠前都經過嚴格檢驗,各項指標都符合國家規定的食用鹽標準。一般來講,正規食用鹽質白,呈細沙狀,水分極少,用手揉捏時不會有凝結感。而工業用鹽不含碘,色澤灰暗,外形多為顆粒狀,水分含量大,工業井礦鹽外形與食用鹽相似,含有毒物質卻不含碘。
從外觀來辨別的話:假碘鹽的包裝袋質地較次,顏色比較鮮艷;假碘鹽袋子鋸齒棱角分明,切割比較明顯。另外,真碘鹽袋子封邊比較正規,兩頭封邊寬度相等,而假碘鹽袋子往往會一端長出一些;真碘鹽袋子上的標識都工工整整地貼在同一個位置,而假碘鹽袋子上的標識粘貼得明顯不規范;因為食鹽產品銷售有嚴格的地域性,鄭州市一般只銷售河南省鹽業公司出品的“衛群”牌碘鹽。
如果假鹽制作工藝精良,從外觀看不出來的話,市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小實驗來進行檢測。
因為食用鹽和工業用鹽的區別在于食用鹽含碘、工業用鹽不含碘,所以在家里可以選用一個新鮮紅薯或土豆,將其切開后,在切面上涂上食鹽,如果切面變藍則是鹽業公司生產的精制碘鹽,如果不變藍,則是假冒工業用鹽。
該方法的原理是:紅薯和土豆中含有大量淀粉。淀粉是白色無定形粉末,由直鏈淀粉(占10%~30%)和支鏈淀粉(占70%~90%)組成。其中溶于水中的直鏈淀粉,呈彎曲形式,并借分子內氫鍵卷曲成螺旋狀。涂上食鹽后,食鹽中的碘分子便鉆入螺旋當中空隙,與直鏈淀粉聯系在一起,從而形成絡合物。這種絡合物能比較均勻地吸收除藍光以外的其他可見光,從而使淀粉變為深藍色。工業用鹽中不含碘,所以不會變藍。